02多线程
多线程
1、多线程介绍
程序,是经源码编译后的可执行文件,可执行文件可以多次被执行,比如我们可以多次打开 office。
进程,是程序加载到内存后开始执行,至执行结束,这样一段时间概念,多次打开的 wps,每打开一次都是一个进程,当我们每关闭一个 office,则表示该进程结束。
程序是静态概念,而进程动态/时间概念。
线程线程是进程中的一个执行单元,负责当前进程中程序的执行,一个进程中至少有一个线程。一个进程中是可以有多个线程的,这个应用程序也可以称之为多线程程序。
简而言之:一个程序运行后至少有一个进程,一个进程中可以包含多个线程
什么是多线程呢?即就是一个程序中有多个线程在同时执行。
2、程序运行原理
1)分时调度
所有线程轮流使用 CPU 的使用权,平均分配每个线程占用 CPU 的时间。
2)抢占式调度
优先让优先级高的线程使用 CPU,如果线程的优先级相同,那么会随机选择一个(线程随机性),Java使用的为抢占式调度。
实际上,CPU(中央处理器)使用抢占式调度模式在多个线程间进行着高速的切换。对于CPU的一个核而言,某个时刻,只能执行一个线程,而 CPU的在多个线程间切换速度相对我们的感觉要快,看上去就是在同一时刻运行。
其实,多线程程序并不能提高程序的运行速度,但能够提高程序运行效率,让CPU的使用率更高。
java
创建线程方式一、
继承Thread类创建线程的步骤:
1 定义一个类继承Thread。
2 重写run方法。
3 创建子类对象,就是创建线程对象。
4 调用start方法,开启线程并让线程执行,同时还会
告诉jvm去调用run方法。
创建线程的目的是什么?
是为了建立程序单独的执行路径,让多部分代码实现同时执行。也就是
说线程创建并执行需要给定线程要执行的任务。
二、实现Runnable接口
创建线程的步骤。
1、定义类实现Runnable接口。
2、覆盖接口中的run方法。
3、创建Thread类的对象
4、将Runnable接口的子类对象作为参数传递给Thread类的
构造函数。
5、调用Thread类的start方法开启线程。
实现Runnable的原理
为什么需要定一个类去实现Runnable接口呢?继承Thread类和实现Runnable接口有啥区别呢?
1)实现Runnable接口,避免了继承Thread类的单继承局限性。覆盖Runnable接口中的run方法,将线程任务代码定义到run方法中。
2)创建Thread类的对象,只有创建Thread类的对象才可以创建线程。线程任务已被封装到Runnable接口的run方法中,而这个run方法所属于Runnable接口的子类对象,所以将这个子类对象作为参数传递给Thread的构造函数,这样,线程对象创建时就可以明确要运行的线程的任务。
实现Runnable的好处
第二种方式实现Runnable接口避免了单继承的局限性,所以较为常用。
实现Runnable接口的方式,更加的符合面向对象,线程分为两部分,一部分线程对象,一部分线程任务。
继承Thread类,线程对象和线程任务耦合在一起。一旦创建Thread类的子类对象,既是线程对象,有又有线程任务。
实现runnable接口,将线程任务单独分离出来封装成对象,类型就是Runnable接口类型。Runnable接口对线程对象和线程任务进行解耦。